文章目录
- 一、软件集成测试的概念
- 二、测试对象
- 三、测试目的
- 四、进入条件
- 五、测试内容
- 六、测试环境
- 七、测试实施方
一、软件集成测试的概念
软件集成测试(Software Integration Testing),也称部件测试,一种旨在暴露接口以及集成组件间交互时存在的缺陷的测试。集成测试是灰盒测试,主要依据软件概要设计和软件代码进行,不仅要求验证软件设计的功能,还要求对软件单元调用的覆盖率和调用时序进行测试。
概要的软件集成测试流程如下:
二、测试对象
软件集成测试的对象是在软件单元集成过程中形成的软件部件。
三、测试目的
验证软件部件是否实现了软件概要设计规定的功能及结构设计要求,并保证软件部件功能正确、内部各软件单元之间接口关系协调一致性。
四、进入条件
软件集成测试进入条件如下:
a) 待集成的软件单元通过单元测试;
b) 待测试的软件单元和集成后的部件已纳入配置管理;
c) 软件部件源代码通过编译或汇编;
d) 具备与被测软件源代码版本对应的文档;
e) 具备满足要求的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。
五、测试内容
具体要求如下:
a) 软件集成测试应列表说明被测部件的清单,对部件的剪裁应说明理由,关键部件、重要部件不允许被剪裁;
b) 软件集成测试的直接依据应是概要设计文档(软件设计说明中的概要设计部分),被测部件